法律咨询师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法律咨询师 > 法律百科 > 正文

目录

1,像四川话火炮的官话有什么?

像四川话火炮的官话有什么?

今天聊四川话,先要知道“西南官话”。官话,也叫共同语,是汉语的一种汉语方言,70%的中国人都以官话作为母语,一共有八种官话:东北官话、北京官话、冀鲁官话、胶辽官话、中原官话、兰银官话、江淮官话、西南官话。西南官话是目前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官话方言,主要分布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湖北、湖南、陕西、江西等中国9个省市区及东南亚北部部分地区,而四川方言是西南官话中最具代表性,所以说“说好四川话,走遍云贵川都不怕”。 亲身经历,我在云南,湖南,湖北操着家乡话跟本地人聊天,真的是毫,无,压,力。所以,学会几句四川粗话,再跟彪悍的西南人民交流,真的是找,屎。 No.1 人物称谓篇 自我尊称 话说回来,还是聊聊今儿的主题。要撕X,气势先行。自己要给自己打气,要在自我称谓上赢回来。川话里的自我尊称可是气场满满。 lāo zi 老 子 适用于所有人,上至百岁老人,下至黄毛小儿(只要他不会被爸妈揍)都可以使用。 nī lāo hàn er 你 老 汉 儿 ”你爸爸”的意思,这个词仅适用于男性。 对方贬称 要撕X就得把对方扳倒,进行360度全方位无死角的人身攻击。最简单的方式是攻击对方无法改变的,比如性别、智商和身世。 F 攻击性别 舅子(jǐu zi) 攻击对象仅限于男性。本身是亲戚关系,可在四川方言里含有贬义。出处是“官姐夫憨舅子”,说的是古时候有人家生了个智障儿子,为了延续香火就把女婿拿来做靠山。一句话,说人家舅子基本上就是骂人智障。 Eg. 你今天去当舅子说? suō yē zi 梭 夜 子 攻击对象仅限于女性,意思是骂人妓女。顾名思义,穿梭于夜间活动的人,基本上就是红灯区的娼妓。而今淡化了这个词本身的含义,不过它的攻击力度还是挺强。 F 攻击智商 以下词语都是说人家傻啊、蠢啊,可攻击,可爱称,要看对方的身份。亲近熟悉的人算是爱称,其余一般都拿来当武器使用。 wēn zhú zi 瘟 猪 子 字面意思是“发瘟的猪”,骂人猪是全国人民都能心领神会,前面加上形容猪的形容词,语文老师怎么说来着?更加形象生动,对不对? māng zi 莽 子 除了贬低智商,还指人粗鲁不斯文,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精简版。 hā bāo 哈 宝 ”哈”是“傻”的意思,不过名词是“宝“,多少攻击力不够强,关键看说话人的语气是否够重。 guā wǎn zi 瓜 娃 子 《武林外传》里佟湘玉说过“瓜就是傻,傻就是瓜”,“瓜“有”呆“的意思,一般也会说瓜兮兮(呆傻的样子)。

2,四川话 火炮是什么意思?

四川话中“火炮”的意思为鞭炮。 过年时,常说“去放火炮”,也就是“去放鞭炮的意思“。 扩展资料:四川方言发源于上古时期非华夏族语言的古蜀语和古巴语,迄今四川方言的原始层中仍然保留了“坝”(平地)、“姐”(母亲)、“养”(您)等来自上古时期古蜀语和古巴语的词汇。 四川方言常用词 1、“你在抓子?”中间的抓子意思是做什么,全句为你在做什么的意思。“抓”是“做啥”的连读;“抓子”就是“做啥子”的连读。 2、扎起(zǎ)——江湖艺人跑场子表演求生活,锣鼓敲响,支持者围拢一圈予以鼓励和帮忙,防止有人使坏,叫做“扎场子”,简称“扎起”。开始表演前,艺人老大抱拳相谢支持者:“多谢各位弟兄为我们扎起”。引申意为“鼓励,支持,帮忙,制止捣乱”。 3、雄起——大力展现阳刚之气,拿出自己的最大本领,压倒对方。泛指:加油。 4、娃、娃儿、女娃子、男娃儿、弟娃儿、妹娃子——小孩子叫娃儿,女孩叫女娃儿,其余类推。二○年前这个“娃儿”通用于所有年龄阶段,相当于台湾的“男生、女生”,甚至于说老太婆都说“哎呀,人家是女娃儿,你让一下(ha)别个(go四声)嘛。” 5、你娃儿——你小子! 6、莫——别。 用法:莫来头。意思是没事。 7、瓜——瓜,“傻瓜”的简称,含义还包括“憨包”之意。男人傻,就叫“瓜娃子”,女人傻,就叫“瓜女子”。中年妇女傻,就叫“瓜婆娘”。这个用法大约从文革中期开始。 参考资料:四川方言-百度百科

3,成都人说的“宝气”是什么意思啊?

宝气是,形容某人的语言、行为大失水准,令人大跌眼镜,或形容人或者事有点神经,愚蠢中带点儿可爱。也可以也形容一个人说话、做事傻得可爱,为中性,有亲昵的说法。 一般用于口语,做形容词时也说成“宝里宝气”。该方言在四川、重庆、长沙、贵州等地较常使用。 “宝气”,在古时候也用来比喻才气。如清人唐孙华的《喜吕无党及第》一诗中说:“宝气昔年曾?识,好音入耳亦欣然。”这个词的“原籍”本来是在湖北、湖南,历史上由于移民,把它传到四川、贵州一带,结果上了川、黔方言的“户籍”。 扩展资料 听不懂成都话没关系 老照片“教”你 某日,锦江边有两位成都美女,一边晒太阳一边摆龙门阵。她们的对白有些牙尖:“喝点啥子喃?咖啡要得不?”“哎呀,我不想喝那个,都喝伤了。”“你最近咋恍兮忽兮的哦,出来摆哈龙门阵又坤起坤起的。爪子嘛,你们两个又角孽了嗦?”“这两天我硬是颇烦得很,我都不晓得他在外头搞些啥名堂。”“你瓜的哦,他钱都挣不到几个,洋盘啥子嘛。” 对很多外地人来说,他们可能听不懂这两位美女说的话,尤其是很多成都方言中的词儿,得先转转脑筋,才能把它“搞醒豁”(清楚)。 成都方言,是汉语北方方言系统中的一个分支,基本词汇和语法规律与北方话大同小异,但因成都人生性乐观,语句中常带幽默诙谐,加上语音、词汇与普通话略有差异,调中常带调侃,于是形成独特的风格。例如说某人“傻”,成都话就说“瓜娃子”“瓜婆娘”“方脑壳”“瓜兮兮的”“闷呆儿”“霉戳戳”“脑筋转不过弯”“宝气”等,言辞丰富。 并且,成都话用不同的语调说出同一词时,感情是完全不同的,如母亲说儿子“瓜娃子”,语调较委婉,有爱怜的感情,父亲说儿子“瓜娃子”,重音在“瓜”上,有责难之意,领导说某人“瓜娃子”则表示对这人的行为、想法、恋度不赞同。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听不懂成都话没关系 老照片“教”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宝气

4,四川方言有哪些口头禅?

1、剪脑壳 是理发的意思。 比如:你头发好长了,该去剪脑壳哦。 2、贼娃子 小偷的意思,含有厌恶的成分。 比如:昨天晚上来了贼娃子,把他们家香肠偷光了。 3、咋子嘛 意思有点不服气,做什么的意思。 比如:你今天要咋子嘛?随便你哈~ 4、扯拐 意思是东西出了问题,有故障了。 比如:昨天家里的电视机出了问题,老是扯拐!冒火的很! 5、毛焦火辣 形容一个人烦躁,急躁的意思。 比如:你的牌打得好差哦,输的我毛椒火辣的! 6、几哈 是很快了的意思。 比如:快,几哈吃完哈,人家等到起的。 7、鼓到 意思是硬来、强迫、让别人做不愿意的事情。 例如:他鼓到要喊我去打牌。

5,西南官话 跟 四川话 有什么关系和区别?西南官话是属于一大类方言还是一种语言。

西南官话中包含了四川话,贵州话,湖南西南的方言,但是有腔调的区别。具体如下
西南官话,也称为北方方言西南次方言、上江官话或湖广话,是官话的一个分支,分布于西南部以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的绝大多数汉语地区,以及临近的湖北省大部、湖南省西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陕西省南部、甘肃省南部,另在江西省有方言岛,分为成渝、滇西、黔北、昆贵、灌赤、鄂北、武天、岑江、黔南、湘南、桂柳、常鹤等十二片。西南官话中最大的一片(成渝片)的使用人口约1亿。
所以好多西南方向的人方言交流是没有大问题的,我个人所知,湖南和广西的官话受到了广东话,梧州话,客家话的影响,一些字词的发音与这几种相似,所以听起来的话较四川话难听懂些

6,我问最原始的四川话在四川哪些区域有?排出西南官话!

你所说的最原始的四川话是什么?估计没有了,有也是在深山老林中

四川口音的次方言,包括云贵川桂,湘西,湘南,赣州等地。这一片应该是以四川话为标准进行扩散,从音调看,四川西南官话应该是关中口音跟湖广口音的糅合,(可以具体去研究)而词汇更多地来自湖广(湘语,湖北西南官话),这说明四川次方言应该是在湖广填四川后形成。而之后迅速地扩散到云贵桂,进而影响相邻的湘西,湘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