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师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法律咨询师 > 法律百科 > 正文

目录

1,《寻李白》原文

《寻李白》原文

原文: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 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 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 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 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 把自己藏起来,连太太也寻不到你 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 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 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 而今,果然你失了踪 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 肝硬化怎杀得死你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从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 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 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 一贬世上已经够落魄 再放夜郎毋乃太难堪 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 陇西或山东,青莲乡或碎叶城 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 出处:出自当代著名作家、诗人余光中的自由诗《寻李白》。 扩展资料: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2,余光中的诗《寻李白》全篇是什么?

寻李白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 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 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 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 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 把自己藏起来,连太太也寻不到你 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 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 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 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 肝硬化怎杀得死你? 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从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 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 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 一贬世上已经够落魄 再放夜郎母乃太难堪 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 陇西或山东,青莲乡或碎叶城 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 凡你醉处,你说过,皆非他乡 失踪,是天才唯一的下场 身后事,究竟你遁向何处? 狼啼不住,杜二也苦劝你不住 一回头四窗下竟已白头 七仙,五友,都救不了你了 匡山给雾锁了,无路可入 仍炉火示纯青,就半粒丹砂 怎追蹑葛洪袖里的流霞? 樽中月影,或许那才你故乡 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 而无论出门向西哭,向东哭 长安却早已陷落 二十四万里的归程 也不必惊动大鹏了,也无须招鹤 只消把酒杯向半空一扔 便旋成一只霍霍的飞碟 诡缘的闪光愈转愈快 接你回传说里去

3,余光中的《寻李白》原文

寻李白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 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 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 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 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 把自己藏起来,连太太也寻不到你 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 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 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 而今,果然你失了踪 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 肝硬化怎杀得死你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从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 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 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 一贬世上已经够落魄 再放夜郎毋乃太难堪 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 陇西或山东,青莲乡或碎叶城 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 凡你醉处,你说过,皆非他乡 失踪,是天才唯一的下场 身后事,究竟你遁向何处 猿啼不住,杜二也苦劝你不住 一回头囚窗下竟已白头 七仙、五友,都救不了你了 匡山给雾锁了,无路可入 仍炉火未纯青,就半粒丹砂 怎追蹑葛洪袖里的流霞 樽中月影,或许那才是你故乡 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 而无论出门向东哭,向西哭 长安却早已陷落 这二十四万里的归程 也不必惊动大鹏了,也无须招鹤 只消把酒杯向半空一扔 便旋成一只霍霍的飞碟 诡绿的闪光愈转愈快 接你回传说里去 余光中(1928—),男,1928 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自己写作的空间为“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 诗,应该讲究结构的美的经营,结构不具有美学价值的好诗,是不可思议的。《寻李白》的外部结构自由而严谨,造句、建节与成篇都比较自由舒展,是所谓自由诗体,但是,第一节与第三节各为十四行,第二节与第四节各为十行,基本格式有如扩展了的古典诗歌中的隔句对,这样,在参差错落的自由之中就不乏整饬之趣了。从内部构造而言,这首诗以“回旋”与“立体”构成它的间架的特色。诗以李白的“失踪”始,在叙写诗人的痛饮狂歌与坎坷遭遇之后,复以李白的乘风归去终篇,反复回旋,始终围绕“寻”字曲折成章,而避免作直线式的叙述。诗的开篇“至今还落在”的“至今”是超越时空的奇想,古今并举,形成时空的立体感,其它如写李白作品“千年后”的魅力,写现代之谜的“霍霍的飞碟”,都是古今互证,易地移时的手法,形成了全诗内在的立体构架,这样,全诗就不致停留在绝缘的古典的平面,而具有现代的浮雕式的美的效果。

4,余光中 《寻李白》的全文是什么?

寻李白

作者:余光中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
  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
  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
  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
  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
  把自己藏起来,连太太也寻不到你
  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
  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
  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
  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
  肝硬化怎杀得死你?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从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
  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
  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
  一贬世上已经够落魄
  再放夜郎母乃太难堪
  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
  陇西或山东,青莲乡或碎叶城
  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
  凡你醉处,你说过,皆非他乡
  失踪,是天才唯一的下场
  身后事,究竟你遁向何处?
  狼啼不住,杜二也苦劝你不住
  一回头四窗下竟已白头
  七仙,五友,都救不了你了
  匡山给雾锁了,无路可入
  仍炉火示纯青,就半粒丹砂
  怎追蹑葛洪袖里的流霞?
  樽中月影,或许那才你故乡
  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
  而无论出门向西哭,向东哭
  长安却早已陷落
  二十四万里的归程
  也不必惊动大鹏了,也无须招鹤
  只消把酒杯向半空一扔
  便旋成一只霍霍的飞碟
  诡缘的闪光愈转愈快
  接你回传说里去

赏析:
《寻李白》一诗选自余光中《隔水观音集》。余光中曾在《莲的联想诗集?后记》云:“怀古咏史,原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主题。在这类诗中,整个民族的记忆,等于是在对镜自鉴,这样子的历史感,是现代诗人重认传统的途径之一。”
《寻李白》的外部结构自由而严谨,造句、建节与成篇都比较自由舒展,是所谓自由诗体,但是,第一节与第三节各为十四行,第二节与第四节各为十行,基本格式有如扩展了的古典诗歌中的隔句对,这样,在参差错落的自由之中就不乏整饬之趣了。诗以李白的“失踪”始,在叙写诗人的痛饮狂歌与坎坷遭遇之后,复以李白的乘风归去终篇,反复回旋,始终围绕“寻”字曲折成章,而避免作直线式的叙述。
《寻李白》的开篇轰然而起,破空而来,拟人的“傲慢”与“羞愤”出人意外地加诸“靴子”和“手”之上,“至今还落在”与“人却不见了”似真似幻,不仅活画出李白傲岸不群的神采,而且有广阔的艺术时空供读者神游遐想。诗的第二节关于李白及其作品的感人力量的描写,妙想奇情匪夷所思,在第三节“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的渲染和跌宕之后,第四节诗人更忽发奇想:“樽中月影,或许那才是你的故乡/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民间盛传李白在采石矶长江中捉月而死的传说,而余光中的一阕“月光奏鸣曲”,为读者奏响的竟是一个想像飞腾的奇妙尾声。李白诗的想像如行空天马,超逸绝然,而余光中诗作丰富而具有创作性的想像,确实也颇有“太白遗风”。
余光中认为:“我敢断言,今曰许多以诗自命的三流散文,其淘汰率不会下于六十年代那些以诗为名的魔咒呓语。”《寻李白》的语言,密度高而弹性大,炼字炼句具有“新鲜”与“新奇”的美学效果。如“和满地的难民和伤兵/把胡马与羌马交践的节奏/留给杜二去细细苦吟”一句,虚实互转,伸缩自如,凝炼而繁富,它不仅生动地表现了杜诗的内容和风格的特色,与李白诗作了美的对照,同时又概括了安史之乱与以后的回纥入侵,时空阔大而包举众端。又如“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不仅是“小”与“长”运用了西方诗歌中常用的矛盾修辞法,而且“长安城小”与“壶中天长”又是无理而妙的反向的变形,加之一“怨”,更觉文字向内紧凝而含意多面地向外延展,义有多解,令人咀嚼。如“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这是全诗最光彩照人的笔墨,“七分”,“三分”,“半个”等数量词运用各呈其妙,而“酿”,“啸”,“吐”这几个动词更可以说诗中之眼,是为雄奇骇俗之句。

5,余光中的《戏李白》、《寻李白》和《念李白》的全文是什么?

余光中《念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现在你已经绝对自由了
从前你被囚了六十二年
你追求的仙境也不在药炉
也不在遁身难久的酒壶
那妙异的天地
开阖只随你入神的毫尖
所有人面鸟心的孩童
远足一攀到最高峰
就觉得更远的那片锦云
是你仿佛在向他招手
现在你已经完全自由

列圣列现在孔庙的两旁
肃静的香火里暗暗的羡慕
有一个隐者自称楚狂
不饮已醉,一醉更狂妄
不到夜郎已经够自大
幸而贬你未曾到夜郎
愕然回头儒巾三千顶
看你一人无端地纵笑
仰天长笑,临江大笑

出门对长安的方向远笑,低头
对杯底的月光微笑
而在这一切的笑声里
我听到纵盛唐正当是天宝
世人对你的窃笑,冷笑
在背后起落似海潮
唯你的狂笑压倒了一切
连自己捶胸的恸哭
你是楚狂,不是楚大夫
现在你已经绝对自由了
儒冠三千不敢再笑你
自有更新的楚狂犯了庙规
令方巾愕然都回头

余光中《寻李白》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
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
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
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
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
把自己藏起来,连太太也寻不到你
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
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
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
——而今,果然你失了踪

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
肝硬化怎杀得死你?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从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
冠盖满途车骑的喧嚣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
铛地一弹挑起的回音

一贬世上已经够落魄
再放夜郎毋乃太难堪
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
陇西或山东,青莲乡或碎叶城
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
凡你醉处,你说过,皆非他乡
失踪,是天才唯一的下场
身后事,究竟你遁向何处?
狼啼不住,杜二也苦劝你不住
一回头囚窗下竟已白头
七仙,五友,都救不了你
匡山给雾锁了,无路可入
仍炉火示纯青,就半粒丹砂
怎追蹑葛洪袖里的流霞

樽中月影,或许那才你故乡
常得你一声痴痴的仰望?
而无论出门向东哭,向西哭
长安却早已陷落
二十四万里的规程
也不必惊动大鹏了,也无须招鹤
只消把酒杯向半空一扔
便旋成一只霍霍的飞碟
诡绿的闪光愈转愈快
接你回传说里去

余光中《戏李白》
你曾是黄河之水天上来
阴山动
龙门开
而今黄河反从你的句中来
惊涛与豪笑
万里滔滔入海
那轰动匡庐的大瀑布
无中生有
不止不休
可是你倾侧的小酒壶?
黄河西来,大江东去
此外五千年都已沉寂
有一条黄河,你已经够热闹的了
大江,就让给苏家那乡弟吧
天下二分
都归了蜀人
你踞龙门
他临赤壁

6,求余光中的关于李白的诗

  《念李白》
  余光中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现在你已经绝对自由了
  从前你被囚了六十二年
  你追求的仙境也不在药炉
  也不在遁身难久的酒壶
  那妙异的天地
  开阖只随你入神的毫尖
  所有人面鸟心得孩童
  远足一攀到最高峰
  就觉得更远的那片锦云
  是你仿佛在向他招手
  现在你已经完全自由

  列圣列贤在孔庙的两庑
  肃静的香火里暗暗地羡慕
  有一个隐者自称楚狂
  不饮已醉,一醉更狂妄
  不到夜郎已经够自大
  幸而贬你未曾到夜郎
  愕然回头儒巾三千顶
  看你一人无端地纵笑
  仰天长笑,临江大笑

  出门对长安的方向远笑,低头
  对杯底的月光微笑
  而在这一切的笑声里我听到
  纵盛唐正当是天宝
  世人对你的窃笑,冷笑
  在背后起落似海潮
  唯你的狂笑压倒了一切
  连自己捶胸的恸哭
  你是楚狂,不是楚大夫
  现在你已经绝对自由了
  儒冠三千不敢再笑你
  自有更新的楚狂犯了庙规
  令方巾愕然都回顾


  寻李白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

  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


  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

  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

  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

  把自己藏起来,连太太也寻不到你


  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

  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

  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


  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

  肝硬化怎杀得死你?

  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从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

  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

  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


  一贬世上已经够落魄

  再放夜郎母乃太难堪

  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

  陇西或山东,青莲乡或碎叶城

  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

  凡你醉处,你说过,皆非他乡

  失踪,是天才唯一的下场

  身后事,究竟你遁向何处

  狼啼不住,杜二也苦劝你不住

  一回头四窗下竟已白头

  七仙,五友,都救不了你了

  匡山给雾锁了,无路可入

  仍炉火示纯青,就半粒丹砂

  怎追蹑葛洪袖里的流霞?


  樽中月影,或许那才你故乡

  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

  而无论出门向西哭,向东哭

  长安却早已陷落

  二十四万里的归程

  也不必惊动大鹏了,也无须招鹤

  只消把酒杯向半空一扔

  便旋成一只霍霍的飞碟

  诡缘的闪光愈转愈快

  接你回传说里去


  戏李白


  你曾是黄河之水天上来

  阴山动

  龙门开

  而今反从你的句中来

  惊涛与豪笑

  万里涛涛入海

  那轰动匡卢的大瀑布

  无中生有

  不止不休

  黄河西来,大江东去

  此外五千年都已沉寂

  有一条黄河

  你已够热闹的了

  大江,就让给苏家那乡弟吧

  天下二分

  都归了蜀人

  你踞龙门

  他领赤壁


  与李白同游高速公路


  刚才在店里你应该少喝几杯

  进口的威士忌不比鲁酒

  太烈了,要怪那汪伦

  摆什么阔呢,尽叫胡姬

  一遍又一遍向杯里乱斟

  你应该听医生的劝告,别听汪伦

  肝硬化,昨天报上不是说

  已升级为第七号杀手了么?

  刚杀了一位武侠名家

  你一直说要求仙,求侠

  是昆仑太远了,就近向你的酒?

  去寻找邋遢侠和糊涂仙吗?

  ----啊呀要小心,好险哪

  超这种货柜车可不是儿戏

  慢一点吧,慢一点,我求求你

  这几年交通意外的统计

  不下于安史之乱的伤亡

  这跑天下呀究竟不是天马

  跑高速公路也不是行空

  限速哪,我的谪仙,是九十公里

  你怎么开到一百四了?

  别再做游仙诗了,还不如

  去看张史匹堡的片子

  -----咦,你听,好像不祥的警笛

  追上来了,就靠路旁吧

  跟我换一个位子,快,千万不能让

  交警抓到你醉眼驾驶

  血管里一大半流着酒精

  诗人的形象已经够坏了

  批评家和警察同样不留情

  身份证上,是可疑的[无业]

  别再提什么谪不谪仙

  何况你的驾照上星期

  早因为酒债给店里扣留了

  高力士和议员们全都得罪光啦

  贺知章又不在,看谁来保你?

  -----六千块吗?算了我先垫

  等[行路难]和[蜀道难]的官司

  都打赢了之后,版税到手

  再还我好了:也真是不公平

  出版法哪像交通规则

  天天这样严重地执行?

  要不是王维一早去参加

  辋川污染的座谈会

  我们原该

  搭他的老爷车回屏东去的

7,寻李白 余光中的《寻李白》一诗包含了哪些典故(故事、诗句等)?

典故:
1、李白草檄傲狂胡,高力士脱靴。
2、杜甫苦吟诗史。
3、贺知章称李白谪仙人,推荐给唐玄宗。“金龟换酒”。
4、李白流放夜郎。
诗句:
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
杜甫《不见》: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李白《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
李白《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等等

8,《寻李白》中出现的典故

包含的典故如下: 1、李白草檄傲狂胡,高力士脱靴。 2、杜甫苦吟诗史。 3、贺知章称李白谪仙人,推荐给唐玄宗。“金龟换酒”。 4、李白流放夜郎。 《寻李白》是著名诗人余光中创作的一首自由诗。本诗选自他的《隔水观音集》。这首现代诗融入了李白的许多著名诗句,并且采取对话的方式行文。 作品原文 寻李白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 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 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 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 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 把自己藏起来,连太太也寻不到你 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 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 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 而今,果然你失了踪 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 肝硬化怎杀得死你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从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 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 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 一贬世上已经够落魄 再放夜郎毋乃太难堪 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 陇西或山东,青莲乡或碎叶城 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 凡你醉处,你说过,皆非他乡 失踪,是天才唯一的下场 身后事,究竟你遁向何处 猿啼不住,杜二也苦劝你不住 一回头囚窗下竟已白头 七仙、五友,都救不了你了 匡山给雾锁了,无路可入 仍炉火未纯青,就半粒丹砂 怎追蹑葛洪袖里的流霞 樽中月影,或许那才是你故乡 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 而无论出门向东哭,向西哭 长安却早已陷落 这二十四万里的归程 也不必惊动大鹏了,也无须招鹤 只消把酒杯向半空一扔 便旋成一只霍霍的飞碟 诡绿的闪光愈转愈快 接你回传说里去 扩展资料 《寻李白》一诗选自余光中《隔水观音集》。余光中曾在《莲的联想诗集·后记》云:“怀古咏史,原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主题。在这类诗中,整个民族的记忆,等于是在对镜自鉴,这样子的历史感,是现代诗人重认传统的途径之一。” 《寻李白》的外部结构自由而严谨,造句、建节与成篇都比较自由舒展,是所谓自由诗体,但是,第一节与第三节各为十四行,第二节与第四节各为十行,基本格式有如扩展了的古典诗歌中的隔句对,这样,在参差错落的自由之中就不乏整饬之趣了。 诗以李白的“失踪”始,在叙写诗人的痛饮狂歌与坎坷遭遇之后,复以李白的乘风归去终篇,反复回旋,始终围绕“寻”字曲折成章,而避免作直线式的叙述。 《寻李白》的开篇轰然而起,破空而来,拟人的“傲慢”与“羞愤”出人意外地加诸“靴子”和“手”之上,“至今还落在”与“人却不见了”似真似幻,不仅活画出李白傲岸不群的神采,而且有广阔的艺术时空供读者神游遐想。 诗的第二节关于李白及其作品的感人力量的描写,妙想奇情匪夷所思,在第三节“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的渲染和跌宕之后,第四节诗人更忽发奇想:“樽中月影,或许那才是你的故乡/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民间盛传李白在采石矶长江中捉月而死的传说。 而余光中的一阕“月光奏鸣曲”,为读者奏响的竟是一个想像飞腾的奇妙尾声。李白诗的想像如行空天马,超逸绝然,而余光中诗作丰富而具有创作性的想像,确实也颇有“太白遗风”。 余光中认为:“我敢断言,今曰许多以诗自命的三流散文,其淘汰率不会下于六十年代那些以诗为名的魔咒呓语。”《寻李白》的语言,密度高而弹性大,炼字炼句具有“新鲜”与“新奇”的美学效果。 如“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一句,虚实互转,伸缩自如,凝炼而繁富,它不仅生动地表现了杜诗的内容和风格的特色,与李白诗作了美的对照,同时又概括了安史之乱与以后的回纥入侵,时空阔大而包举众端。 又如“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不仅是“小”与“长”运用了西方诗歌中常用的矛盾修辞法,而且“长安城小”与“壶中天长”又是无理而妙的反向的变形,加之一“怨”,更觉文字向内紧凝而含意多面地向外延展,义有多解,令人咀嚼。 如“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这是全诗最光彩照人的笔墨,“七分”,“三分”,“半个”等数量词运用各呈其妙,而“酿”,“啸”,“吐”这几个动词更可以说诗中之眼,是为雄奇骇俗之句。 其中就“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一句,笔力千钧,耐人寻味。凡识者见其凡俗,愚钝者读出遗憾,而卓识者或分享到无限诗意。全在这“绣口”,更在这“就”之妙用。 所谓“绣口”,美言吉语之所从出,此美赞英雄所见宜略同,而“就”之副词连词动词之属性于此大用,则当细嚼:先说副词,“就”有十个作用,其表“事实正是如此”,“就半个盛唐”即“就是半个盛唐”,据此可见其省一“是”字,此乃“诗”与“非诗”之别。 “就”亦连词,辞书所列二十八义项之“就此”类是,“绣口一吐”,半个盛唐就在此(诗里)了,斩钉截铁毋庸置疑,何等气魄和张力! “就”又为动词,“凑近”“靠近”乃其本义之源,而“完成”“确定”义则常见诸“成就”“功成业就”中,“就半个盛唐”亦袭其意,谓李白“绣口一吐”,成就乎半个盛唐,此乃越文学之脉,穿时空之限,蔚为大观。 因此,这几句“厚实”的豪言,意境宏浑壮美,历来被赞赏有加,著名学者余秋雨更是将其奉为“当代中国诗坛的罕见绝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寻李白

9,余光中《寻李白》

寻李白 作者:余光中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 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 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 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 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 把自己藏起来,连太太也寻不到你 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 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 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 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 肝硬化怎杀得死你?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从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 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 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 一贬世上已经够落魄 再放夜郎毋乃太难堪 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 陇西或山东,青莲乡或碎叶城 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 凡你醉处,你说过,皆非他乡 失踪,是天才唯一的下场 身后事,究竟你遁向何处 猿啼不住,杜二也苦劝你不住 一回头囚窗下竟已白头 七仙,五友,都救不了你了 匡山给雾锁了,无路可入 仍炉火未纯青,就半粒丹砂 怎追蹑葛洪袖里的流霞? 樽中月影,或许那才是你的故乡 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 而无论出门向西哭,向东哭 长安却早已陷落 二十四万里的归程 也不必惊动大鹏了,也无须招鹤 只消把酒杯向半空一扔 便旋成一只霍霍的飞碟 诡绿的闪光愈转愈快 接你回传说里去 拓展资料: 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10.21-2017.12.14),男,1928 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 LOWA )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 1972 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 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 1985年至今,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 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 21 种;散文集 11 种;评论集 5 种;翻译集 13 种;共 40 余种。 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 2017年12月14日,诗人余光中在高雄医院离世,享年9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