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北京时间取自哪里

北京时间取自国际时区东八时区的区时,即东经120°的本地时间。北京时间由位于中国版图几何中心位置陕西临潼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的9台铯原子钟和2台氢原子钟组通过精密比对和计算实现报时,并通过人造卫星与世界各国授时部门进行实时比对。
我国幅员辽阔,从西到东横跨东五、东六、东七、东八和东九五个时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全国统一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时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
我国时间的报时声是由北京天文台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出来的,而北京天文台却是通过陕西天文台授时台授时,校正时间,向全国播出标准的北京时间。陕西天文台授时台位于离西安约150公里的蒲城县境内,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一个规模较大的现代化授时中心,也是我国测定和发播标准时间的地方。
东八时区包括的范围从东经112.5°到东经127.5°,以东经120°为中心线。北京时间即是东经120°的本地时间。北京位于东经116.4°,北京时间比北京的本地时间早14.4分钟。
2,北京时间来自哪个地方?
北京时间指的是陕西蒲城(处于东七区)的时间。 北京时间并不是北京(东经115.4°)的地方时间,而是东经120°(东八区)的地方时间,故东经120度地方时比北京的地方时早约14分半钟。 因为北京处于国际时区划分中的东八区,同格林威治时间(世界时)整整相差8小时(即北京时间=世界时+8小时),故命名为“北京时间”。 扩展资料: 区时的计算: 计算的区时=已知区时-(已知区时的时区-要计算区时的时区),(注:东时区为正,西时区为负)。 例1:已知东京(东九区)时间为5月1日12:00,求北京(东八区)的区时。 北京时间=12:00-(9-8)=11:00(即北京时间为5月1日11:00)。 例2:已知北京时间为5月1日12:00,求伦敦(中时区)的区时。 伦敦时间=12:00-(8-0)=4:00(即伦敦时间为5月1日4:00)。
3,北京时间取自哪里
各国的标准时间一般以首都所处的时区来确定。但我国辽阔的疆土东西跨了5个时区,授时中心必须建在中心地带,而陕西正处于我国大地的中心位置,这样“北京时间”就不在北京而在陕西确定和发出的。北京时间是东8区的时间,它的中央经线是东经120°的地方时。 我国幅员辽阔,从西到东横跨东五、东六、东七、东八和东九五个时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全国统一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时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北京时间是东经120°经线的地方平太阳时,而不是北京的地方平太阳时。北京的地理经度为东经116°21′,因而北京时间与北京地方平太阳时相差约14.5分。北京时间比格林尼治时间(世界时)早8小时,即:北京时间=世界时+8小时 北京时间不是在北京确定的,而是由位于中国版图几何中心位置陕西临潼和陕西蒲城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国家授时台)的9台铯原子钟(铯钟)和2台氢原子钟组通过精密比对和计算实现,并通过卫星与世界各国授时部门进行实时比对。北京时间是东经120度经线的平太阳时,不是北京的当地平太阳时。北京的地理位置为东经116度21′,因而它的地方平太阳时比北京时间晚约14分半钟。北京时间比世界标准时间早8小时。 授时台位于陕西蒲城,主要有短波和长波专用无线电标准时间标准频率发播台(代号分别为BPM和BPL)。 地球一周被分成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时区。这样一个时区是经度15度。一天24小时,所以相差一个时区就相差一个小时。经度零度即本初子午线的时间为世界标准时间。由于子午线穿越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故称格林尼治时间[1],这也是英国的标准时间。北京的经度是116度21分,所以在子午线往东第八个时区内。即东八时区。8×15=120,所以东八时区的区时为东经120度的时间,就是北京时间。 “北京时间”是我国使用的东八时区的区时,该时区中央经线的经度是东经120°。依据国际标准时区 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划分的方法和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虽然我国跨越了5个时区,但主要位于东六时区、东七时区、东八时区内,这三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经度依次分别为东经90°、东经105°、东经120°。如果对我国位于东经82.5°以西东五时区的地区,采用与东六时区相同的标准时;东经127.5°以东的东九时区的地区,采用与东八时区相同的标准时。这样用三个时区的区时就覆盖了全国,也就基本上满足了各地是以中天时刻为时刻标准的地方时。“北京时间”仍是东八时区的标准时,东七时区、东六时区采用的标准时,分别比“北京时间”晚1小时、晚2小时,时间名称可分别定为“重庆(直辖市)时间”、“新疆西藏时间”。或者东六时区、东七时区、东八时区的标准时名称分别定为“西部时间”、“中部时间”、“东部时间”
4,北京时间取自哪里?
取自北京所在的东八时区时间。 我国幅员辽阔,从西到东横跨5个时区。历史上我们采用过多个时区时间作为国家通用时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规定采用统一的时间作为国家标准时间,即北京所在的东八时区时间作为我国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 东八时区包括的范围从东经112.5°到东经127.5°,以东经120°为中心线。北京时间即是东经120°的本地时间。北京位于东经116.4°,北京时间比北京的本地时间早14.4分钟。 世界时间标准: 1、世界时(Universal Time, UT)是通过观测地球自转而确定的时间系统。其秒定义为太阳两次过顶时间除以86400。知道秒长之后,秒累加就形成了时刻。 2、原子时(Atomic Time, AT)是利用原子特性产生的稳定频率作为时间产生基础的系统。其秒通过统计频率数获得,秒累加形成时刻。 3、协调世界时(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UTC)是世界时和原子时结合的产物,由国际计量局(BIPM)发布。 协调世界时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第一,地球自转并不稳定,世界时秒长会随着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而变化,这对诸多应用带来误差;第二,原子时只依赖相关设备产生,不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因此,将两者协调,以原子时秒长为标准时间计时的秒长,以世界时时刻作为标准时刻,从而形成了一个稳定、精准的世界标准时间系统。
5,北京时间取自哪里
北京时间取自国际时区东八时区的区时。 北京时间并不是北京市的地方平太阳时间(东经116.4°),而是东经120°的地方平太阳时间,二者相差约14.5分钟。北京时间由位于中国版图几何中心位置陕西临潼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的9台铯原子钟和2台氢原子钟组通过精密比对和计算实现报时,并通过人造卫星与世界各国授时部门进行实时比对。 因为北京处于国际时区划分中的东八区,同格林威治时间(世界时)整整相差8小时(即北京时间=世界时+8小时),故命名为“北京时间”。 扩展资料: 区时的计算: 计算的区时=已知区时-(已知区时的时区-要计算区时的时区),(注:东时区为正,西时区为负)。 例1:已知东京(东九区)时间为5月1日12:00,求北京(东八区)的区时。 北京时间=12:00-(9-8)=11:00(即北京时间为5月1日11:00)。 例2:已知北京时间为5月1日12:00,求伦敦(中时区)的区时。 伦敦时间=12:00-(8-0)=4:00(即伦敦时间为5月1日4:00)。 例3:已知北京时间为5月1日12:00,求纽约(西五区)的区时。 纽约时间=12:00-[8-(-5)]=-1:00+24:00-1天=23:00(即纽约时间为4月30日的23:00)。(注:当算出的区时为负数时,应加上24:00,日期减一天,即从5月1日变为4月30日)。 例4:已知纽约时间为5月1日12:00,求东京的区时? 东京时间=12:00-[(-5)-9]=26:00-24:00+1天=2:00)即东京时间为5月2日2:00)。(注:当算出的区时大于或等于24:00时,应减去24:00,日期加一天,即从5月1日变为5月2日)。 判断新旧两天,要看两条线,一是人为日界线-180度国际日期变更线,二是自然分界线-当地时间为0点的地区经线。自西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应减1天,比如你在国际日期变更线西侧,当地时间是20日的00:30,当你自西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后,你所在位置的当地时间是19日的00:30。如果是自东向西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则应该加1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北京时间 (中国国家标准时间)
6,中国标准时间(北京时间)是从哪里发出来的?
中国标准时间是从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发出来的。 北京时间并不是北京的地方时间,而是东经120°的地方时间,故东经120度地方时比北京的地方时早约14分半钟。 因为北京处于国际时区划分中的东八区,同格林尼治时间整整相差8小时,故命名为“北京时间”。东八区包括的范围从东经112.5°到东经127.5°,以东经120°为中心线,东西各延伸7.5°,总宽度为15°的区域。 而中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跨5个时区授时台必须建在地理中心地带,从而也就产生了长短波授。“北京时间”与“北京当地时间”是两个概念,“北京时间”的发播不在北京,而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 北京时间授时台的选址: 我国现代无线电授时最早由南京紫金山天文台负责,而后由上海天文台租用邮电部的一个短波无线电台发播。然而上海偏居东南一隅,发播信号无法覆盖全国范围,难以适应当时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 因此,在1955年,全国科技发展12年远景规划中,将在内陆筹建一个能覆盖全国、精度达到毫秒量级的授时台列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 科学院组织相关专家经过实地考察和多方论证,初步将台址选在了甘肃兰州市,但是由于和当时的苏联专家意见相左,建台计划暂时搁置。 1965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重提建设授时台计划,科学院再次派专家赴新疆、青海、甘肃和陕西勘址,并将台址预选在陕西杨陵。1966年授时台台址最终确定在陕西蒲城县,并以“326工程”为代号开工建设短波授时台。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北京时间
7,北京时间从哪里发出来的?
“北京时间”的“生产者”是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位于陕西骊山脚下,附近是有着上千年历史的秦始皇兵马俑和华清池。 原名陕西天文台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成立于1966年。中国现代的标准时间——北京时间,就是在这里产生,再通过70公里外的陕西蒲城长短波授时发播系统发出的。 在授时中心的时间科学馆中,人们能看到从古到今的各种计时工具。比如较早的圭表、日晷、滴漏、定时蜡、沙漏、摆钟,以及近现代的电子表、石英钟、电波钟、原子钟等,种种展品展现出人类对精细计时的不懈追求。 国家授时中心拥有国内第一、世界第四规模的守时原子钟组,负责确定和保持我国原子时标准和协调世界时标准。一个国家的精准时间,与国计民生、科研国防息息相关,因此独立精准的计时能力和稳定可靠的授时能力意义重大。 计算方式 如今我们所说的1秒,其实就是铯原子跃迁振荡9192631770次所用经历的时间,这是1967年10月召开的第十三届国际计时大会正式定义的。国际上规定,取1958年1月1日世界时零时零分零秒的瞬间作为原子时的起点。1968年10月,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建成。 国家授时中心承担着我国的标准时间的发播任务,其授时系统是国家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程和社会公益设施,并被列为由国家财政部专项经费支持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之一。 自七十年代初正式承担我国标准时间、标准频率发播任务以来,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国家安全、互联网金融等诸多行业和部门提供了可靠的高精度的授时服务,基本满足了国家的需求。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北京时间